1000多年前,李白在这里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皖南事变;
几年前,这里的宣纸,油纸伞等手工艺,被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14年开始,这里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深呼吸小城!
摄影/水晶石
这里风景如画,步移景异,处处可见江南清丽婉约的山水!
这里有不亚于宏村西递的古村落,却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
这里还有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与云雾相伴,与世无争!
这里是安徽皖南泾县
泾县,古称猷州,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宣城市境西部。处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枕徽襟池,缘江带河”,自古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古志称“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据《后汉书·明帝纪》“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
泾县属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是光荣的革命老区,皖南事变的发生地,是四大名笔之一宣笔与文房四宝之一宣纸的源产地。李白于泾县题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
自古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古志称“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
泾县里是光荣的革命老区,是四大名笔之一宣笔与文房四宝之一宣纸的原产地。
如今,她境内的风光更多的被世人所熟知!
九里云海,摄于汀溪九里岭
▽
晒燎草,摄于郑村燎草基地
▽
阳光下的老人,摄于黄田
▽
冰山石屋,摄于云岭中村
▽
晨韵,摄于丁家桥
▽
回忆满满的老宅,摄于章渡
▽
提起川藏线,无不令人神往,可是路途遥远,而在安徽皖南泾县,却惊奇的发现一条小川藏线,西起泾县的蔡村镇,东至宁国市的青龙乡的桃岭公路,全长约120公里,又称“江南天路,皖南318”。
它穿行山谷之间,有着名山大川的雄壮;
它青山绿水相伴,有江南烟雨的秀丽;
它有北疆喀纳斯之貌,原始丛林的神秘感;
这里的N道90度以上的连续弯道盘山公路,惊险不逊川藏公路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曾经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的一把油纸伞,却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如果你到泾县,一定会讶异于它的存在。
摄影/云惜惜
泾县雨伞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制伞的记载,发展至明清时已形成一定规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油布伞,如今在泾县,只剩下国民油布伞厂一家。
由于是手工制作,制作技艺长期以来全靠老师傅的口传心授,师徒传承,世代相传,工匠全凭悟性和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掌握。
摄影/云惜惜
伞工在用力的擦着油布,光影中却视为芭蕾,因为劳动创造了美, 一把油布伞从材料到成品一般需一周左右时间。
摄影/冰沁于心
流传千百年的油布伞制作工艺,保留下来不容易,如今它越来越像一朵朵孤寂的花。
摄影/冰沁于心
这笨重、廉价却实用的油布伞,没有西湖绢纸伞那么浪漫唯美,也没有现代折叠伞轻便,它正渐渐的,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摄影/云惜惜
泾县最高山,观全景的好去处
黄子山古称黄兖(zhǐ)山,在黄田和西阳两乡毗连处,层峦叠嶂,林密险峻,就算当地的村民也很少登上山顶。
“如果黄子山是人的话,那它一定会有感应的,回来这几天我心里念的都是它”,这是之前一位驴友对黄子山美景的真实评价。
WH悠客
在那里登上山顶,眼下美景尽收眼底,犹如一福泼了绿墨的山水化,徽派房屋、蜿蜒小路点缀着整个乡村,如果在有雾的天气里,仿佛腾云驾雾,置身在仙境一般!
摄影/老篮人
坐标:安徽泾县东南30公里的黄田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
峭岩上古藤缀拂,烟雾缭绕,朝阳夕晕,山光水色,尤显旖旎。驾一叶扁舟泛游其上,一篙新绿,微波涟漪。
潭水深碧,清辙晶莹。适逢初春,山峦滴翠,亭台水榭,薄雾中,若隐若现,是中国人最爱的那幅水墨山水。
坐标:安徽省泾县境内太平湖畔,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
皖南最后一片原生态“天地净土”
汀溪风景区集青山绿水、林海茶园、奇花异树、怪石深潭于一体,区内有十万亩原始森林,乃是江淮大地上仅存的原始林区。四季分明,一派纯生态“水墨丹青”绝版地。
烟雨蒙胧中的汀溪,云雾缭绕,真个是“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清沏、透明的溪水卷起浪花,向下游奔腾泻去,如同流动的国画。
坐标:宣城市泾县东南方的汀溪乡境内
自驾:合肥绕城高速转合芜高速,行至芜湖后前往铜陵方向,至南陵/芜湖南出口下,进入205国道后直达泾县。车程约3小时。
茂林修竹的静谧之地
驱车而至,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清风,夹杂着翠竹的清香;闯入眼帘的是巍巍青山,静静流淌的小河;耳旁是一片的静谧,只偶尔闻得远处传来的船工号声……
这里还有被多家电影制片厂选为外景基地,《月亮湾的笑声》、《月亮湾的风波》、《红色的记忆》、《渡江侦察记》等等多部优秀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曾在此拍摄外景。
去月亮湾漂流是很不错的体验;秋季自驾月亮湾,一路的红叶黄叶映着绿竹,美醉了。
坐标:泾县县城18公里处被誉为“华夏毛竹第一镇”的蔡村镇大康村境内。
摄影/苏州隐士
皖南最大的古民居
查济位于皖南泾县西端,南连黄山区,北邻青阳县。它四面环山,山为佛教名山九华山脉,惟东较为平坦、开阔。有岑溪、许溪、石溪穿村而过。村依河而建,两岸及巷陌皆用石板铺砌。路随水转,曲折迂回,绵延数里。正街以外,宅第散布,高低起伏,疏朗有致,是一派天然淳朴之田园景色。查济古村有以下特色:
历史悠久。《查氏宗谱》记载:“显于泾则自文熙公。公生于陈宣帝太建间,及唐武德间,特荐为池,南岩二州刺史。始于震山乡菥下,遂为宣南著姓。”迄今已近一千三百年,族茂人旺,人才辈出。
查济古村落群至今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村落群之一。
摄影/风2014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门,石桥跨河溪,两岸古建群”。悠远独特的建筑文化,钟灵旒秀的山水意境。
摄影/alickli
昔日的繁华已变成今日平静的农居生活,如今的查济像是熟睡老人,在沧桑的眉宇间透露出昔日的繁盛。
摄影/alickli
坐标:皖南泾县城西60公里处
巷弄里藏着昔日繁华
赤滩是青弋江航道上一个古老的水上重镇,曾是泾县历史上知名的十八古镇之一。
这里乡风淳厚纯朴,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种生活内容和方式都深刻地烙下了民俗文化的印记。
摄影/时光倒流
从文史角度看,赤滩是一座富矿,一本厚书。
摄影/时光倒流
坐标:安徽省泾县城北7.5公里
一幅古朴优雅的水墨画
万村老街历史悠久,街中扶风会馆始建于隋朝,据说为国内保存至今年代最久远的会馆建筑。
摄影/苏州隐士
万村老街,透露着水墨画般的气息,古朴却优雅。
摄影/清風溪水
那房、那狗、那人一切还是依然如故!
摄影/苏州隐士
坐标:泾县以西40公里处太平湖畔
独具特色的洋船屋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占地1.5平方公里。黄田古村始于北宋嘉祐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村中河岸和道路均以石块砌筑,河上架设石桥十余座。村中巷道平直,明沟暗渠相连,活水穿村西流,排水通畅。
摄影/戈壁脚印
村中建筑以家庙、住宅和书院、书舍为主,建筑上施以木雕、石雕和砖雕,题材丰富,雕刻精美。
黄田乡内,洋船屋经过四季风雨和历年霜雪,至今风范依旧,古韵依存。
坐标: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东南部,黄子山西麓。
泾县,还有这些老手艺
宣纸
2009年泾县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正式被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宣纸
天下第一剪
2014年泾县“后山剪刀”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淳朴的陶艺人
这里只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工人,依然用在千年不变的传统手工艺和简陋的木质工具维系着这项古老的传承。
泾县美食·舌尖上的泾县
琴鱼
泾县炖鸽
泾县酱菜
花菇田鸡
牵手徽州,带你感受醉美诗意
李李:13956263268
微信号:lwm13956263268
唐唐:13805597913
微信号:bbt-0826
老樟树:18955907997
微信号:jyy671212
来源:走吧网
一周精彩内容回顾
歙县三阳隐将坑|当年徽州方腊重兵藏匿之地,神秘强盗洞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