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的天气,一言不合就下暴雨,淋你个措手不及。或者预报说下大雨,却没动静。总让不少人感到“带伞就不下雨,不带伞绝对暴雨”。
心疼自己变成一只落汤鸡
但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的是
遇见这种天气,如果忘记带也不怕
因为
共享雨伞出现了
不过目前汕头还没有
这些随意地置放在马路栏杆上的五彩伞
就是 共享雨伞!
它们和共享单车一样想用随时可以取走
合上伞柄就算完成归还
押金19元 租金每半小时收费0.5元
这对天气如此任性的广东绝对是大福利~
主要位于福田和南山
深圳的共享雨伞又叫做“e伞”。运营人员已经悄悄地将500余把共享雨伞投放在了深圳街头,主要位置是香蜜湖地铁站、腾讯大厦、深圳特区报社大厦、车公庙地铁站等公交、地铁、商场的路边,等着和路人的偶遇。
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该公司将加大在深圳的投放力度,力争在深圳街头的投放比例是常住人口的10:1左右,计划总计在深圳投放数量为180万把左右。
而且 除了街头
你还可以在这些地方看到它们
未来共享雨伞还将广泛投放于的士、专车等车辆上。此外,它们还正在与一家共享单车公司谈合作,拟在该共享单车身上装上专门的伞托,置放这种雨伞。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
如此方便和谐的生活
想想就很美妙了!
押金19元租金0.5元半小时
简单来说,e伞的租赁方式和共享单车中ofo差不多
在伞柄上外加了一把智能锁
只要下载APP,注册后就可以使用
据说e伞的开发和运营成本达到了90元一把
但目前收取的押金仅需19元
租金是0.5元每半小时
还得补充一点的是
这把伞有Bonus 可不仅仅是一把雨伞
1. 可做拐杖
据“e伞”设计者介绍,“e伞”的伞柄略显粗重,但是厚重,可兼具拐杖功能。
2. 定位芯绑密码锁
雨伞带隐形定位,定位芯片跟密码锁绑定在一块。二维码下面有个太阳能充电的小板,能为芯片及时充电为市民和运营者放送定位,让人们通过定位找到它。同时“e伞”还带紫外线防晒功能。
3. 可做“漂流瓶”
此外,“e伞”还是这城市中行走的一个“漂流瓶”,伞内有个爱心小“喜”袋,袋子里装着一支小书签,上面写着各种祝福以及“便民e伞,人人爱护”的提醒用语。设计者的初衷是利用喜袋达成漂流瓶似的交友功能,市民可在喜袋中写上自己的祝福和想说的话,传递到下一个人。
4. 二代带MP4
目前投放的“e伞”是一代产品,按照设计者的思路,二代雨伞还会拥有MP4播放等功能。
但大家都知道
共享产品从上市至今最大的难题就是
无端的毁损、被侵占等
看到共享单车"遍地横尸"真是好心酸好心疼
说到这里
不禁为更好带走的共享雨伞捏把汗
不过,其实距离深圳不远的广州
早就出现了“共享雨伞”
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境遇?
据介绍,广州是共享雨伞项目落户的第一座国内城市,今年3月31日开始投放,每台自助借伞机可存放55把雨伞,现在广州6个地铁站共投放了1000多把雨伞。
据记者调查过去一个半月,共有1万多人次借还共享雨伞。随着市民越来越熟悉这一模式,雨伞借还频率也越来越快了。最开始是一把伞借还要5天,现在只要3天就可完成借还了,雨伞使用效率越来越高。
令人惊喜的是
共享雨伞没有出现共享单车等共享产品破坏率畸高的问题,目前,一共循环借还了1万人次,仅仅发现一把伞骨架坏了。
还有什么不能共享?
共享充电宝
除了共享单车
现在最火的共享经济
大约就是共享充电宝了
前段时间聚美优品宣布收购共享充电宝企业
聚美优品CEO陈欧将出任街电科技董事长
消息一出,火速引起了广大吃瓜群众围观
国民老公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不服
共享充电宝要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
“为自己带盐”的陈欧也迅速在微博上回应称
“谢谢思聪监督,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
▼
共享篮球
“猪了个球”
嗯,这是共享篮球的名字
听上去还不错
“猪了个球”的共享篮球概念
主要通过电子储球柜落地
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扫码取球
并提供控制柜门、锁定和计费等功能
猪了个球”的租金为
2元/小时,押金费用为29元
共享车位
有车一族都感受过停车的痛苦
停车难、停车贵
想顺利停车有时候简直需要人品爆棚
“共享停车位”横空出世!
杭州新绿园小区一名业主自己编程并开发了“绿灯停车”微信公众号,实现邻里共享车位。"我家的车位空闲时,以2元/小时的价格短租给你停车,实现双赢”。
共享KTV
共享KTV是类似电话亭的个人唱K房
一般被安放在百货商场、影院或电玩城
配有点唱板、屏幕、耳机、话筒以及隔音设备!
共享KTV克服了传统KTV约人、订房的繁琐
不用特地挑时间、地点
也不怕遇到麦霸!
共享汽车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街头出现许多共享汽车,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定位共享汽车、无钥匙解锁、计费结账等一系列用车流程。
和共享单车情况相仿,共享汽车也面临着车辆乱停放、违章、损坏等问题,并且由于行业门槛高、挑战多,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更为棘手。比如同样是停车难,汽车停车位更紧缺,并且随便乱停还面临罚款,带来的问题更多。
共享住宿
虽没有摩拜和ofo那么显眼,但这个过去的五一假期,共享住宿也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小猪、Airbnb等特色民宿也在快速崛起。
但有消费者表示:我在短租平台上看到了很便宜的房源,但总认为不安全,不靠谱,不干净,不舒适。沟通起来也费劲,我情愿花稍微贵点钱去找酒店或者宾馆。
共享“床位”
“出租半张床,我是认真的!”
近日,一则招租启事在网上火了
一位九零后女生
想找一名女室友分摊房租
相比酒店,宾馆
“床位”共享不仅更便宜而且更有人情味
用户愿意和身边真实的人共享一间房屋
乃至房东自身的当地生活经历、见闻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
除了手机、女朋友还有什么不能共享?
下一个会是什么呢?
欢迎大家一起来预测!